发新帖  新投票  回帖  关闭侧栏
隐身或者不在线

发表时间:2024-4-28 17:28

陈修园《素问节要浅注》卷一 道生(2)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[原创]



达性畅情 发表在 国学问答|国学 华声论坛 https://bbs.voc.com.cn/forum-59-1.html

陈修园《素问节要浅注》卷一 道生(2)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

 【素问原文】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
春三月,此为发陈。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,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;逆之则伤肝,夏为实寒变,奉长者少。
夏三月,此为蕃秀。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,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,使志勿怒,使华英成秀,使气得泄,若所爱在外,此夏气之应,养长之道也;逆之则伤心,秋为痎疟,奉收者少,冬至重病。
秋三月,此谓容平。天气以急,地气以明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,使志安宁,以缓秋刑,收敛神气,使秋气平,无外其志,使肺气清,此秋气之应,养收之道也;逆之则伤肺,冬为飧泄,奉藏者少。
冬三月,此为闭藏。水冰地坼,勿扰乎阳,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,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,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,使气极夺。此冬气之应,养藏之道也;逆之则伤肾,春为痿厥,奉生者少。
天气清净,光明者也,藏德不止,故不下也。
天明则日月不明,邪害空窍。

阳气者闭塞,地气者冒明,云雾不精,则上应白露不下。
交通不表,万物命故不施,不施则名木多死。
恶气不发,风雨不节,白露不下,则菀不荣。
贼风数至,暴雨数起,天地四时不相保,与道相失,则未央绝灭。
唯圣人从之,故身无奇病,万物不失,生气不竭。

逆春气则少阳不生,肝气内变。
逆夏气则太阳不长,心气内洞。
逆秋气则太阴不收,肺气焦满。
逆冬气则少阴不藏,肾气独沉。
夫四时阴阳者,万物之根本也。所以圣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以从其根;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。逆其根则伐其本,坏其真矣。
故阴阳四时者,万物之终始也;生死之本也;逆之则灾害生,从之则苛疾不起,是谓得道。
道者,圣人行之,愚者佩之。从阴阳则生,逆之则死;从之则治,逆之则乱。反顺为逆,是谓内格。
是故圣人不治已病,治未病;不治已乱,治未乱,此之谓也。夫病已成而后药之,乱己成而后治之,譬犹渴而穿井,斗而铸锥,不亦晚乎?

《素问节要浅注》
春三月,此为发陈。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,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;逆之则伤肝,夏为实寒变,奉长者少。
夏三月,此为蕃秀。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,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,使志勿怒,使华英成秀,使气得泄,若所爱在外,此夏气之应,养长之道也;逆之则伤心,秋为痎疟,奉收者少,冬至重病。

 《四气调神论》曰:春三月,此为发陈;发,启也;陈,故也。春阳上升,发育万物,启故从新,故曰发陈。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。天地之气,俱主生发,而万物亦以生荣。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夜卧早起,发生气也。广,宽缓也,所以运动生阳之气。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;东方风木之气,直上巅顶。被发者,疏达肝木之气也。缓,和缓也。举动舒徐,以应春和之气。志者,五脏之志也。志意者,所以御精神、收魂魄、适寒温、和喜怒者也。是以四时皆当顺其志焉。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,皆所以养生发之德也。故君子启蛰不杀,方长不折。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。四时之令,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,此春气以应养生之道。逆之则伤肝,夏为寒变,奉长者少。逆,谓逆其生发之气也。肝属木,主于春。春生之气,逆则伤肝,肝伤则至夏为寒变之病,因奉长者少故也。盖木伤而不能生火,故于夏月火令之时,反变而为寒病。
夏三月,此为蕃秀,蕃,茂也。阳气浮长,故为茂盛而华秀也。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。夏至阴气微上,阳气微下,故为天地气交。阳气化施,阴气结成,成化相合,故万物华实也。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;养长之气不宜惰也。使志无怒,使华英成秀,长夏火土用事,怒则肝气易逆,脾土易伤。华者,心之华也,言神气也。使气得泄,若所爱在外,夏气浮长,故欲其疏泄,气泄则肤腠宣通、时气疏畅,有若好乐之在外也。此夏气之应,养长之道也。逆之则伤心。秋为痎疟,奉收者少,冬至重病。心属火,主于夏。逆夏长之气,则伤心矣。心伤,至秋为痎疟,因奉收者少故也。盖夏之阳气,浮长于外,至秋而收敛于内。夏失其长,秋何以收?至秋时,阴气上升,下焦所出之阴,与上焦所逆之阳,阴阳相搏,而为寒热之阴疟也。夫阳气发原于下焦阴脏,春生于上,夏长于外,秋收于内,冬存于下。今夏逆于上,秋无以收,收机有碍,则冬无所存,阳不归原,是根气已损,至冬时,寒水当令,无阳热温配,故冬时为病,甚危险也。
秋三月,此为容平;容,盛也。万物皆盛实而平定也。天气以急,地气以明。寒气上升,地气下降。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,鸡鸣早而出时晏,与春夏之早起少迟,所以养秋收之气也。使志安宁,以缓秋刑;阳和日退,阴寒日生,故使神志安宁,以避肃杀之气。收敛神气,使秋气平;无外其志,使肺气清,皆所以顺秋收之气,而使肺金清静也。此秋气之应,养收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肺,冬为飧泄,奉藏者少。盖秋收而后冬藏。阳存于阴,而为釜底之燃,以腐水谷。秋失其收、则奉存者少,至冬寒水用事,阳气下虚,则水谷不化,而为飧泄矣。
冬三月,此为闭藏,万物收藏闭塞而成冬令矣。水冰地坼,音折。无扰乎阳。坼,裂也。阳气收存,故不可烦扰,以泄阳气。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;顺养闭存之气。必待日光,避赛邪也。使志若伏若置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,夫肾存志,心存神,用“三若”字者,言冬令虽主闭存;而心肾之气,时相交合,故曰私者,心有所私得也,使志无外求,则神气内存也。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,使气亟夺,夫阳气根于至阴,发于肤表,外不固密、则里气亟起以外应,故无泄皮肤之阳,而使急夺其根气也。此冬气之应,养存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肾,春为痿厥,奉生者少。盖肝木生于冬水,主春生之气而养筋,筋失其养则为痿,生气下逆则为厥。
天气清净,光明者也。上节论顺四时之气,而调养其神。然四时顺序,先由天气之和;如天地不和,则四时之气,亦不正矣。故以下复论天地之气焉。藏德不止,故不下也。上天之气,至清净光明,然明德惟存而健运不息者也。夫天气下降,地气上升,斯成地天之泰,惟其运用不止,故不必下;而后谓之下也,盖言天气布于六合九州,化生万物,而体位仍尊高也。天明则日月不明,邪害空窍,天地至光明者也。明德存隐,故昼明者日焉:夜明者月焉。若不存而彰著于外,是天明而日月不明矣。天德不存,则虚其清净高明之体,而邪乘虚以害之。故曰,天运当以日光明,阳因而上卫外者也。如人之阳,不固密于上,不卫护于外,则邪走空窍而为害矣。此言天包乎地,阳包乎阴,然当存隐固密,而不宜外张下泄者也。阳气者闭塞,地气者冒明,阳气者,天气也。此承上文而复言天德惟存而运用不息之机,则地气上乘,而昏冒其光明矣。上节言虚其存德之体,此节言失其不止之机也。云雾不精,则上应白露不下,地气升而为云为雾,天气降而为雨为露。云雾不精,是地气不升也;地气不升,则天气是以上应白露不下。上节言天地闭塞:此节言地气伏存,天地不交而为否矣。交通不表,万物命故不施,不施则名木多死。表,外也,阳也。言天地之气,虽上下交通,而不表彰于六合九州之外,则万物之命,不能受施化矣。不施,则名木多死。盖木为万物之始生也。上节言交通于上下,此节言不运用于四方也。恶气不发,风雨不节,白露不下,则苑藁不荣。苑,茂木也;藁,禾杆也。上节言天地之气不施,则名木多死。此复言四时之气不应,则草木不荣。盖天地之气不和,而四时之气亦不正矣。恶气,忿怒之气也。《脉要精微论》曰:彼秋之忿,成冬之怒。恶气不发,则失其劲肃严凛之令矣;风雨不节,则失其温和明暇之政矣。白露不下。则无溽蒸湿泽之濡矣。若四时失序,虽茂木嘉禾而亦不能荣秀也。贼风数至,暴雨数起,天地四时不相保,与道相失,则未央绝灭。此总结上文,而言天地四时,不相保其阴阳和平,而又失其修养之道,则未久而有绝灭之患矣。唯圣人从之,故身无奇病,万物不失,生气不竭。唯圣人能顺天地四时之不和。而修养其神气,故无奇暴之害。夫万物有自然之生气,虽遇不正之阴阳,而不至于绝灭。惟人为嗜欲所伤,更逆其时则死,圣人内修养生之道,外顺不正之时,与万物不失其自然,而生气不绝也。
《阴阳应象论》 曰:能知七损八益,则二者可调;不知用此,则早衰之节也。女子以七为纪,男子以八为纪。七损八益者,官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也。然阳气生于阴精,知阴精之不足。而无使其亏损,则二者可调;不知阴阳相生之道,而用此调养之法,则年未半百而旱衰矣。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,起居衰矣;男子以八为期,故四十而居半。阴气,肾气、精气也。阴气渐虚,则起居自倦矣。年五十,体重,耳目不聪明矣;经曰:肾虚、肝虚、脾虚,皆令人体重烦冤。又曰:液脱者,骨肉屈伸不利。年五十而精液、血液皆虚,是以体重而不轻便也。精气虚而不能并于上,则耳目不聪明矣。年六十,阴痿,气大衰,九窍不利,下虚上实,涕泣俱出矣。人年六十,逾七八之期,天癸竭,肾气大衰,而阴事痿矣。九窍为水注之气,癸水竭而精气衰,则九窍为之不利矣。精竭于下,水泛于上,而涕泣俱出矣。《解精微论》曰:精神去目,涕泣出也。故曰:知之则强,不知则老,知七损八益,而能固守其精,则阴阳俱盛而筋骨壮强;不知阴阳所生之原。以欲竭其精,以耗散其真气,至半百而衰老矣。故同出而名异耳。神气生于阴精,故同出于天乙之真,而有精、气、神三者之异名耳。智者察同,愚者察异;愚者不足,智者有余。察,知也,省也。智者省其阴阳同出于天真,不妄作劳,则阳密而阴亦固矣;精神内守,则阴盛而气亦外强;知阴阳之相生,同则精气常为有余。愚者止知名之有异,如烦劳则阳气外张,而不知精亦内绝;如逆之伤肾,则春阳之气,亦无所资生。不知阳为阴之固,阴为阳之根。而精气恒不足矣。有余则耳目聪明,身体轻强,老者复壮,壮者益治。有余则阳气充而耳目聪明、精血足而身体强健,精神完固,能却老而全形,壮者益充满而平治也。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,乐恬澹之能,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,故寿命无穷,与天地终,此圣人之治身也。此言治世之圣人与逸世之真人、至人不同,寿仅可以百数。然亦有修身之道,而寿命无穷,与天地终始。行所无事,则外不劳形;内无思想,恬澹虚无,则精神内守,真气从之。其知道者,自然亦归于真人矣。

隐身或者不在线

回复时间:2024-4-30 15:13
谢谢分享!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
看经典美图到三晋!



隐身或者不在线

回复时间:2024-4-30 15:13
谢谢分享!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
看经典美图到三晋!



发新帖 新投票
 回帖
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
你的用户名: 密码:   免费注册(只要30秒)


使用个人签名

(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!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,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。版权声明
   



Processed in 0.026399 s, 8 q - sitemap,